2023年2月27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公告,确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2023 DU是一颗直径约30米的Apollo型近地小行星,也是我国在2023年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该小行星于北京时间3月5日近距离飞掠地月系统。
2023 DU是在2023年2月20日被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首次观测到的,当时该目标为视亮度20.8等、视运动速度0.535度/天的快速移动小天体,急需更多跟踪观测来精测测定轨道。紫台将数据共享至MPC,发起其他观测设备的后随观测,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月22日、25日,近地天体望远镜持续对该目标进行跟踪观测,当时该目标已经增亮4倍,视运动速度已达1.471度/天,正在朝着地球方向快速运动。此时该目标才被国际关注并开展了后随观测。紫台也驱动姚安观测站的80厘米望远镜和星明天文台60厘米望远镜对该目标进行跟踪。2月27日,该目标的轨道最终得以确定,预报表明该近地小行星于北京时间3月5日9时45分,在3.3倍地月距离以11.74公里/秒的相对速度飞掠。
3月1日,MPC还公布了三颗紫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2023 DM1、2023 DO1、2023 DP1)。至此,近地天体望远镜一共已发现36颗新的近地小行星。
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作为我国近地天体监测唯一专用设备,是我国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开展数据共享的唯一主干设备。此次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直径30米,50米,100米,200米的4颗近地小行星,协同紫台高精度天体测量望远镜对其跟踪精测,成功提前两周预警30米级近地小行星2023 DU飞掠地月系统,体现了紫台在近地小行星的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和业务化运行能力,作为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以往全球监测数据统计,每年会有100颗左右类似尺寸近地小行星在3倍地月距离内飞掠地月系统。我国乃至全球都在发展提高近地天体监测能力,以期可对类似2013年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级别的近地天体进行预警,降低类似的财产和人员损伤。
近地天体监测预警研究是紫台重点发展领域,已经有很好的技术储备,为推动我国下一代近地天体监测预警网的建设,提高我国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天文财政专项、国家科工局研究专项、中科院先导项目和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