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仿生合成橡胶成果名列其中

时间:2022-06-11

2022年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科院院长侯建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介绍,“十年来,中科院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中科院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中科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仿生合成橡胶技术攻关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负责。

为解决航空轮胎“卡脖子”问题,2020年初中科院启动了“仿生合成橡胶”科技专项,通过2年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实现仿生橡胶航空轮胎全流程技术链条贯通。我所通过模仿高标号天然橡胶的精细结构,对合成橡胶分子进行端基改性和仿生枝接,攻克其连续聚合工艺,建成了千吨级中试装置,并成功实现开车;建立数字科学替代传统经验试错的部位胶配方开发范式,成功开发出11组航空轮胎部位材料配方;基于等几何原理的底层算法求解策略,开发出完全自主的数字轮胎工业软件,同步实现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加速了产品制造的迭代进程,形成多个规格型号的航空轮胎产品的并行开发能力;自主设计建造了模拟真实工况的高加速台架,形成了极端苛刻工况下的航空轮胎场景复现评价能力,开发的仿生橡胶航空轮胎通过等效工况测试。

作为我国合成橡胶技术的发源地,长春应化所是国内最早、最系统开展合成橡胶研究的单位,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块合成橡胶--氯丁橡胶,历史上取得了镍系顺丁橡胶、稀土顺丁橡胶、液体丁二烯橡胶、稀土异戊橡胶等一批代表性创新成果,“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年来,长春应化所在新型橡胶材料研发上持续引领我国合成橡胶领域发展:第二代稀土顺丁橡胶产业化技术持续推广并攻关下一代技术;正在突破专用牌号溶聚丁苯橡胶产业化技术;率先研制出宽温域恒模、耐超低温丁戊橡胶材料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发明了结晶度0-80%可调,1,2-含量和间规度可达95%以上的间同1,2聚丁二烯树脂和橡胶生产技术;通过配位聚合方法制备出高顺式含量的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及顺1,4-聚丁二烯-3,4-聚异戊二烯多嵌段共聚物等新概念“集成橡胶”;通过烯烃、共轭烯烃和环烯烃选择性妥协机理配位聚合得到耐超低温、耐刺穿“塑料-橡胶”;开发出系列特种有机硅橡胶,实现了耐高温、耐辐射硅橡胶密封材料的批量制备。

同时,我所依托“一基地、双核心”的南方核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成立了黄埔轮胎(广州)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相关成果的转移转化,将其产出的先进技术外溢到民航轮胎、特种工程胎和新能源汽车轮胎为代表的高端轮胎制备中,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未来,我所将致力于构建我国橡胶工业自主供应链产业链,消除我国对天然橡胶、专用牌号合成橡胶等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实现民航轮胎、高端密封、特殊减/隔振橡胶器件等关键核心产品的自主可控,助力我国轮胎行业破解“大而不强”的产业困局,通过基础橡胶材料、轮胎及橡胶制品专用工业软件等底层技术的原创供给,保障我国橡胶工业的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双链安全。

  (文章来源: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撰稿人:相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