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生态学研讨会

作者:2013/07/02 10:01浏览次数:32

    10月29日,在我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生态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进一步推动科教结合、所系结合,整合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生态学方面的优势资源,促进我校生态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会议分开幕式和专题学术报告两个阶段。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张淑林副校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教授、中科院资环局生态环境处段晓男副处长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生命学院副院长周从照教授主持。

 

    张淑林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生态与环境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该学科近年来在科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科交流、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希望生态与环境学科充分发挥其协同创新、科教结合的交叉学科平台作用,围绕院科教结合新思路,不断丰富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合作内容,在优势互补,互动创新中实现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的快速发展。她表示,学校将在生态与环境学科的后续建设中继续给予相关支持,鼓励并促进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的联合共建,同时生态与环境学科要通过不断汇聚交叉学科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国内一流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的创建目标,为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副主任在致辞中围绕科研队伍、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培养等内容介绍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相关发展情况,表达了与科大加强深层次合作的愿望,希望以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建设为平台,在科教结合中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要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共享科教资源,共同培养研究生,在协同创新中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树立院科教结合工作的新典型。

 

    中科院资环局生态环境处段晓男副处长介绍了院生态环境处的基本情况,以及院关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相关政策及研究动态,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田志刚院长、周江宁副院长就我校生态学学科建设情况、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建设进展情况作了通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构想。 

 

    在专题学术报告阶段,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我校相关学院的专家、教授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陈利顶研究员作了题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贺纪正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报告;周丛照教授作了《蓝细菌异型胞分化调控的机理》的报告;曹垒教授作了题为《水鸟和湿地生态研究组介绍》的报告;刘桂建教授作了《微量元素的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报告;陈保冬教授作了题为《逆境与共生-菌根共生及其生态应用》的报告;潘纲教授作了题为《水生态修复与富营养化治理:原位转移转化营养盐的改性土壤技术原理》的报告;曾建雄教授作了题为《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过程的菌群关系 》的报告;陈求稳教授作了题为《河流生态流量与水库生态友好调度 》的报告;赵洪涛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市城乡环境梯度下街尘及其降雨冲刷的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报告。

 

 

    通过学术报告,与会学者交流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洞悉了我国生态学发展的前沿趋势。学术报告后,与会专家围绕生态学的学科力量整合、学科方向凝练、学科资源争取等学科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就生态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态势及其高水平人才培养等达成共识。

 

    近年来,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发展迅速,于2011年成功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在升金湖、武昌湖陆续建立了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分子生态、水体修复生态、极地生态、水鸟和湿地生态、生态工程等若干具有显著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并于2012年首次进入该学科领域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同时为推动校所科教结合,促进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创新人才培养,2012年7月,在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下,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邮编:230026   [网站维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技术支持]中国科大网络信息中心